11月15日,华农校园里暖意融融,“梦华农·再相逢”2025年秩年校友返校日活动温情举行。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重返校园,共叙情谊,共谋发展。包括“流苏飞扬·我与母校合个影”“校史流芳·参观校史馆、农博馆”“师恩难忘·共叙母校情怀”“品味时光·重温华农味道”“紫荆音乐会·声韵传情”等一系列温馨多彩的活动,吸引了广大校友的热情参与。


同时,各学院广泛联络校友,结合学校办学116周年与学院实际,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友返校活动。邀请广大毕业生欢聚一堂,忆往昔,展未来。园艺学院推出“茶艺表演”“压花、插花”及“百花园”沉浸式参观活动,并邀请校友认养专属小植物,以绿植寄托母校牵挂与校友情谊。动物科学学院开放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、广东畜禽种质资源库,现场趣味互动后更可收获精美明信片、主题小玩偶等专属文创。艺术学院组织民族服饰博物馆参观活动。





校园再聚,他们这样忆芳华……
一辆大巴车在农博馆门口缓缓停靠,来自阳江校友会的校友们依次走下车来,共同欣赏着熟悉的校园风景。“每年校庆,阳江校友会都会组织大家回来走走,看看红满堂,找找当年的回忆。”在红满堂前,他们郑重展开印有“阳江校友会”的旗帜合影留念。作为阳江校友会秘书长,1996届林学专业的何燕君还参加了校友会理事会议。他激动地表示:“校友企业家联盟的成立能让我们共同为母校出力!希望华农可以借着双一流的东风越办越好!”

1969届农学院的校友们有一个持续多年的传统:每年校庆日,他们都会重返华南农业大学聚会。“今年是我们入学60周年,我们期待在毕业60周年时,还能再次在华农相聚。”他们说道。从入学以来,他们亲身经历了红满堂从建成、重建到翻新的完整过程。回忆当年在此的情景,校友何海钒还记忆犹新:“当年我们常在这里开会,我还总是来帮忙搬音响……”

“我们每次回来都要来5号楼!”1967届植物保护系的五位老校友今年相约返校,其中林文珑更是不远万里从美国回来,为赴同窗之约,他们的第一站便是校史馆。 “这是我们专业上课做实验的地方,来回忆一下年轻时候在这里上课的自己。”毕业五十余年,老同学相聚的氛围欢乐如旧,彼此间打趣逗乐。谈及学校变化,他们激动地说:“学校真的是越来越漂亮了,我们上学时门口都是土路。看到学校越来越好,真的很自豪!”

李凤亮书记会见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回国校友

薛红卫校长会见澳门等地校友
1982届农业机械系的王晓蕾和赖柏伟于华农相识,毕业后两人结婚。如今携手重返校园,看见学校的发展,他们感慨万千。王晓蕾表示,在华农的学习经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机械给农业带来力量,他们也始终关注着国家大农业的发展:“必须实现农业的大发展,把中国人的‘粮袋子’牢牢端在自己手里。”即使后面去悉尼大学继续深造,他们也一直关注着国家农业的发展。如今母校的农业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,让他们倍感欣慰。“作为华农的学子,心中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,为国家农业发展助力。”

2019届生命科学学院的校友黄露露从华农保研到北京大学,第一次在校友日重返母校。“在从华农保研到北大,母校这四年对我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。”她表示,很幸运在华农学习中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,还塑造了自身的品格。华农的变化也让黄露露印象深刻: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、翻新的华农建筑、提升的学术实力……“我衷心祝愿母校发展得越来越好。”黄露露笑着说。
文/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郭煜婷 李湘君 邱盈月 余思睿 陈梓滢 王泽墁 许宇翔
实习记者 敖艺丹 叶婷钟 雨轩 方郁嘉
图/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胡欣玲 黄佳滢 叶韵熙 钟锐 刘凯琳 蓝晓珊 陈泽豪
实习记者 张艺 周楚凡 赖洁仪 黄睿鋆陈俊瑜 张景傲 廖文欣 董译点 连诗晴